藥浴的歷史源遠流長,奠基于秦代,發(fā)展于漢唐,充實于宋明,成熟于清代,我國最早的醫(yī)方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有治療嬰兒癲癇的藥浴方。我院兒科與制劑科充分發(fā)揮中醫(yī)藥特色優(yōu)勢,共同研發(fā)了小兒藥浴包,為嬰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。
【黃疸方】由茵陳、梔子、茯苓、黃柏等中藥組成。能清熱、利濕、退黃、除胎黃、溫補脾胃。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黃疸有很好的療效。
【濕疹方】由黃芩、龍膽草、苦參、白鮮皮等中藥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祛風止癢、涼血解毒的功效。用于嬰幼兒濕疹、蕁麻疹、嬰幼兒急疹、過敏性皮炎等。
【退熱方】由麻黃、柴胡、紫蘇葉、荊芥等中藥組成。具有辛涼解表、解毒清熱、通絡除熱的功效。
【感冒咳嗽方】由荊芥、紫蘇葉、防風、連翹等中藥組成。具有辛涼解表、疏風清熱。用于感冒(風寒風熱)、咳嗽、祛痰、鼻阻、流涕等。
【健體方】由黃芪、白術、防風、太子參等中藥組成。具有扶正補氣、疏風健脾、固表及調和營氣。能增強抵抗力、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等。
【脾胃方】由茯苓、白術、藿香、木香等中藥組成。具有益氣健脾、理氣和胃、調理胃腸功能的功效。用于治療脾胃虛弱、疳積、飲食差、腹脹痛、腹瀉、大便干結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次一袋,每天一次,煎水取汁。
【使用方法】用冷水煎煮,水煮沸后再煎煮10-15分鐘。然后取汁兌至澡盆內,調整水溫至38—40℃之間。讓清潔好皮膚的患兒在藥汁中沐浴10-15分鐘即可。
【禁 忌 癥】
1.臍部感染的嬰兒。
2.有宮內外窒息史,Apgar氏評分≤8分,NBNA≤36分的新生兒。
3.疑有顱內出血的嬰兒。
4.體弱兒、體重小于2000克,胎齡≤34周的早產(chǎn)兒。
5.先天性畸形的患兒,如先心病、腦積水等。
6.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兒。
7.正在患嚴重疾病,新生兒患合并癥,正在治療者。
8.有癲癇發(fā)作者不易水療。
9.有中藥過敏史慎用。
地址:建水縣金銀路與翠屏路交叉路口 聯(lián)系電話:0873—7654700
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醫(yī)醫(yī)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