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工作壓力越來越大,工作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“腰痛”這一疾病也越來越常見于我們的生活之中。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更是一種臨床常見病,目前我國體力勞動者中有15%-20%的人患有此病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(髓核、纖維環(huán)及軟骨板)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間盤的纖維環(huán)破裂,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(或脫出)于后方或椎管內,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,從而產生腰部疼痛,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。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~5、腰5-骶1發(fā)病率最高,約占95%。
不同姿勢腰部受力表
人平躺時,腰椎負荷最小,約為25千克;側躺時,腰椎負荷約為75千克;站立時,腰椎負荷為100千克;坐姿時,上身直立腰椎負荷為140千克。但是,不論站立還是坐著,前傾的姿勢會讓腰椎負荷大大增加:站立時身體前傾,腰椎負荷增大到150千克;坐姿時身體前傾,腰椎負荷接近200千克!這是因為,上身前傾時,頭、軀干和上肢的重量會集中在腰椎這一個支撐點上,腰椎間盤承載的壓力最大。
除了前傾的姿勢,生活中還有很多傷腰的習慣。
1、半躺在沙發(fā)上
從 “葛優(yōu)躺”的火爆程度,就能看出大家對這個姿勢有多喜愛。但半躺姿勢讓肌肉、韌帶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,脊柱生理曲度變直,久而久之造成連接腰椎的椎間盤突出。
2、缺乏運動
在不鍛煉的人群中,背痛比例更高。長期不運動,會讓肌肉力量下降,對于脊椎的保護能力也下降。
3、穿不對鞋
穿細高跟鞋走路時,身體會前傾,背部弧度增加;無跟鞋、平底鞋、人字拖同樣糟糕,由于沒有減震緩沖作用,會造成步態(tài)不穩(wěn),體重無法均勻地分布在脊柱上,從而導致椎間盤受損。穿平底鞋時最好墊個足弓墊;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,最好選擇有2厘米跟的鞋子。
4、腰部受涼
“久坐族”腰部血液循環(huán)差,稍微一受涼,可能就會引發(fā)腰疼。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,血運豐富的肌肉組織還勉強可以適應,但血運較差的關節(jié)很難適應,容易出現(xiàn)腰腿疼痛癥狀。平時要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穿過短的上衣,如露臍裝等。
5、床墊不合適
正常腰椎都有一個向前的彎曲度,長期睡在硬床墊上會令這種彎曲消失,肌肉纖維會一直處在緊繃狀態(tài),一旦劇烈活動,就會發(fā)生急性腰椎間盤突出。但床墊過軟會讓脊柱在睡眠過程中凹陷變形,使腰部肌肉時刻處在緊張狀態(tài),拉伸能力變弱。床墊的軟硬度,以躺在上面腰部沒有明顯下陷最為適宜。
6、彎腰做家務
很多人做家務時總是彎著腰,掃地、拖地時常常一側用力,這樣容易讓背部承受更多壓力。建議做一會兒家務休息一下,同一種動作別持續(xù)太久。拖地、洗碗、擇菜的時候,要盡量保持上身直立,減少對腰椎的傷害。
7、背包太重
背包的重量超過自身體重的10%,就可能對背部造成傷害。因此,盡量把里面那些很少用到的東西清除出去。單肩背最好左右輪換,雙肩背最好選擇寬肩帶的。此外脊椎承受的壓力和體重相關,因此越胖的人,脊柱承受的壓力就越大,因此控制體重也是給腰椎減負的方法之一。
如果你已經出現(xiàn)腰背疼痛,不妨經常做這3個動作。
一、小燕飛
俯臥在稍微硬點的床上,兩臂伸直,貼在身體兩側,頭部、肩部、雙臂向后上方抬起,同時,雙腿伸直向上抬高,使整個身體像一只飛翔的燕子,保持約5秒后放松落下,休息3~5秒。根據個人情況,可每天堅持做10~30次。
二、拱橋
腰肌力量較弱或肥胖人群做小燕飛可能會有些費力,可選擇“五點支撐”的方法鍛煉腰背部肌肉。仰臥在床上,屈膝,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,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,依靠頭、雙肘和雙腳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,持續(xù)3~5秒,然后放松腰部肌肉,放下臀部休息3~5秒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做20~40次。
三、靠墻深蹲
雙腳分開,腳跟距墻壁60厘米,背部靠墻,挺直腰背,緩慢下蹲,腳跟不要離地,也可以雙手握拳前伸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最好在90度,保持呼吸3~5秒,還原站姿。動作開始時要慢,可逐漸加快,5~10個為1組,每次做1~2組。另外,走路時挺胸收腹、邁開步伐,選擇合適的氣墊運動鞋等,也有助于保護腰椎。
最后,小編想提醒的是,除了腰部本身的問題,如腰椎間盤突出、腰肌勞損外,骨質疏松、泌尿系結石、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等,也可能導致腰背痛。因此,如果疼痛超過一個月,或者本身有泌尿系統(tǒng)、消化系統(tǒng)的問題,腰痛時要及時到醫(yī)院疼痛科就診。盲目進行按摩、理療,可能加重疼痛。
地址:建水縣金銀路與翠屏路交叉路口 聯(lián)系電話:0873—7654700
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醫(yī)醫(yī)院